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http://www.cnair.com 2013-09-17 09:11:23 来源:中国航空旅游网
      【国  名】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Hеспублика Rазахстан) 

    【国  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其下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靠旗杆一侧有一垂直竖条,为哈萨克传统的金色花纹图案。浅蓝色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花纹图案常在哈萨克民族的地毯、服饰中见到,它显示出哈萨克人民的聪明和智慧。金色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雄鹰象征勇敢。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

\
 
      【国  徽】 呈圆形。圆面中间是哈萨克人的毛毡帐篷圆顶图案,两侧为骏马,上端是一颗五角星,下端的饰带上用哈萨克文写着“哈萨克斯坦”。

\
  【面  积】 272.49万平方公里。

  【人  口】 1483万(2002年12月1日)。131个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53%)、俄罗斯族(30%)、乌克兰族、乌兹别克族、日耳曼族和鞑靼族等。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在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哈语同为正式使用的语言。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东正教、基督教、佛教等。

  【首  都】 阿斯塔纳(Astana,Астана),人口50.71万(2002年12月1日)。




 

  【国家元首】 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 (Нурсултан Назарбаев)。1991年12月当选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1995年4月,哈全民公决将其任期延至2000年。1999年1月10日纳在提前举行的总统大选中再次当选,任期至2006年。

  【重要节日】 新年:1月1日。纳乌鲁斯节(春节):3月22日。独立日(国庆节):12月16日。祖国保卫者日:5月7日。胜利日:5月9日。宪法日:8月30日。共和国日:10月25日。此外还有开斋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等伊斯兰传统节日。

  【简  况】 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9~4°C,7月平均气温19~26°C。







 
  公元6~8世纪,建立过突厥汗国、突骑施、葛逻禄等早期封建国家。15世纪末建立哈萨克汗国,分为大帐、中帐、小帐。18世纪30~40年代,小帐和中帐并入俄国。19世纪中叶以后,哈全境处于俄国统治之下。1917年11月至1918年3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1925年4月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作为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10月25日通过《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0日改国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同年12月16日正式宣布独立。

  【政  治】 近年来,哈国体建设步伐加快,政体改革力度增大。1998年10月,根据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建议,哈议会对宪法进行修改,将总统任期由5年改为7年,在议会中增加10个政党名额。在此基础上,哈议会决定提前举行总统选举。1999年1月10日,纳扎尔巴耶夫再次当选。1999年10月,哈举行第二届两院制议会选举。2000年7月,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议会上下院通过的《首任总统法》,规定首任总统退休后“有权就哈内政和外交的重大问题在哈政府和议会表态,并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各级机关必须对首任总统的倡议予以认真研究,首任总统还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并担任哈各族人民大会主席职务。2001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进一步加强总统地位的同时,不断强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此外,哈议会还相继通过《土地法》、《税典法》、《宗教团体和信教自由法》、《法官地位法》和《大赦影子资本法》等重要法律,继续推行政治、经济和司法改革。2002年哈国内政治形势稳定,政体改革力度加大。1月,哈政府发生更迭,塔斯马加姆别托夫出任新总理。8月,哈政府进行改组,合并及重新划分了政府各部的职能。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制定国家工业发展纲要,落实农村发展计划,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贫困人口等。为严格规范政党活动,7月15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签署新的《政党法》,对政党的党员人数和地区分支机构作出更加严格的规定。目前,向哈司法部提交登记文件的19个政党中只有“祖国”党、哈萨克斯坦公民党、共产党、“光明道路”党等7个政党获得合法地位。

  【宪  法】 哈于1995年8月30日经全民公决通过现行宪法,1998年10月7日对其进行修改,将总统的任期从5年延长到7年,增加议会下院议员人数。该宪法规定,哈萨克斯坦为总统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是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基本方针并在国际关系中代表哈萨克斯坦的最高国家官员,是人民和国家政权统一、宪法不可动摇性、公民权利与自由的象征和保证。国家政权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既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

  【议  会】 国家最高代表机构,行使立法职能。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参议院)任期6年,有39个席位,下院(马日利斯)任期5年,有77个席位。主要职能是:通过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并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批准总统对总理、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总检察长、国家银行行长的任命;批准和废除国际条约;批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计划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等。在议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两次拒绝总统对总理任命、因议会两院之间或议会与国家政权其他部门之间不可克服的分歧而引发政治危机时,总统有权解散议会。本届议会于1999年10月选举产生,同年12月召开第一次会议。共有议员116名。上院39名议员中32人由各州、首都和直辖市代表机构按照各2名的原则间接选举产生,另外7名由总统直接任命。下院77名议员中67人由全国67个选区按照各1名的原则直接选举,另外10名由选举中得票率超过7%的政党中产生。上院议长奥・阿勃迪卡里莫夫(О.Абдыкаримов)和下院议长扎・图亚克拜(Ж.Туякбай )于1999年12月1日当选。2002年10月8日,上院16名议员任职到期,上院进行了部分重新选举。2002年12月28日,由于3位原下院议员被任命到政府部门工作,这3名议员所在的选区也进行了补选, 2名“公民党”党员、1名“祖国党”党员进入议会下院。

  【政  府】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行政权。其全部活动对共和国总统负责。本届政府于2002年1月组成,设有办公厅、14个部和8个署、1个委员会。2002年8月28日,政府又进行了部分改组,总理伊・塔斯马加姆别托夫(И.Тасмагамбетов)、国务秘书兼外交部长卡・托卡耶夫(К.Токаев.)、第一副总理阿・巴甫洛夫(А.Павлов)、副总理卡・马西莫夫(К.Масимов)、副总理巴・穆罕默德扎诺夫(Б.Мухамеджанов)、总理办公厅主任阿・特列乌别尔金(А.Тлеубердин)、内务部长凯・苏莱曼诺夫(К.Сулейменов.)、财政部长泽・卡基姆扎诺夫(З.Какимжанов )、经济和预算计划部部长卡・凯利姆别托夫(К.Келимбетов)、经济与贸易部部长马・叶辛巴耶夫(М.Есенбаев )、卫生部长扎・多斯卡利耶夫(Ж.Доскалиев)、文化、信息与社会和谐部长穆・库里-穆哈缅德(М.Кул-Мухаммед)、教育与科学部长沙・别尔基姆巴耶娃(Ш.Беркимбаева)、国防部长穆・阿尔腾巴耶夫(М.Алтынбаев)、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部长弗・什科尔尼克(В.Школьник )、农业部长阿・叶西莫夫(А.Есимов)、运输与通讯部长卡日穆拉特・纳格马诺夫 (К.Нагманов)、哈总统直属家庭与妇女事务国家委员会主席艾・萨马科娃(А.Самаков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长古・卡拉古索娃(Г.Карагусова)、 司法部长格・金(Г.Ким)、海关监察署署长别・萨巴尔巴耶夫(Б.Сапарбаев)。

  【行政区划】 共有14个州,分别为:北哈萨克斯坦、库斯塔奈、巴甫洛达尔、阿克莫拉、西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阿特劳、阿克纠宾、卡拉干达、曼格斯套、克孜勒奥尔达、江布尔、阿拉木图、南哈萨克斯坦。2个直辖市:阿斯塔纳市和阿拉木图市。

  【司法机构】 有共和国最高司法委员会、司法鉴定委员会、宪法委员会、最高法院和各级地方法院、检察机关。2001年初,哈通过了《司法体系与法官地位法》,规定法官独立司职,只服从宪法和法律。宪法委员会主席尤・希特林(Ю.Хитрин),总检察长拉・图苏普别科夫(Р.Тусупбеков)。最高法院院长凯・马米(К.Мами)。最高司法委员会由总统主持,其成员包括宪法委员会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总检察长、司法部长、上院议员等。

  【政  党】 根据2002年7月出台的《政党法》,只有党员人数超过5万,在全国14个州和两个直辖市均设有分支机构且其成员达到700人以上的政党才能够在司法部获准登记。目前已通过重新登记的7个政党是:
  
  (1)哈萨克斯坦“祖国”党(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ая партия “ОТАН” (Отчизна)):1999年3月1日成立。现有党员近30万人,主要成员有商人、企业家、国家公务员和学者等。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任该党主席,后根据哈宪法的有关规定,纳暂时中止了党籍并将主席职务移交。该党完全支持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政策,主张加强国家机构及国家的社会职能,在民主、社会伙伴关系与和谐原则基础上建立自由开放的社会。在经济方面,主张国家应在经济领域起重要作用。在对外关系方面,主张发展和巩固同俄罗斯、中亚国家、中国等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该党为议会最大党,组成了由39名代表组成的议员团。2002年11月9日该党召开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决定吸纳人民合作社党、劳动党及正义党的党员加入该党。2003年1月10日通过重新登记。代主席是阿・叶尔梅吉亚耶夫(А.Ермегияев)
  
  (2)哈萨克斯坦公民党(Граждан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1998年11月成立,同年12月登记。党员10.53万人,成员以工人、企业家为主。主要目标是不断提高生产,使每个哈萨克斯坦家庭丰衣足食。主张把工业作为提高民族经济和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的主导力量。主张建立法制国家,清除国家机关中的腐败官员。该党的口号是:向真正的生活迈出实际步伐。为第二大议会党,组成了有19名代表的议员团。2002年12月7日举行了第三次党代会,通过了符合重新登记要求的新党章和党纲。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为该党思想领袖,党的第一书记为阿・佩鲁阿舍夫(А.Перуашев)。

  (3)哈萨克斯坦“农村”社会民主党(阿乌尔)(Ауыл):2000年1月成立,2003年3月通过重新登记。党员约6.1万人。宗旨是促进实施使社会进一步民主化的经济政治改革,在经济领域实行合理的市场关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立社会公正和保持国家稳定,巩固族际和教派间的和谐,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和对哈国家全面和谐发展的责任感。该党宣称是主张社会民主的政党,支持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政治和经济方针。该党在议会有11名代表。主席为戛・卡利耶夫(Г.Калиев)。
  
  (4)哈萨克斯坦共产党(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1991年9月成立,2003年3月通过重新登记。党员5.4万多人,多为科技界知识分子、公务员、工人和退休者。主张恢复苏维埃政权,在哈确立议会制共和国,发展多党制,恢复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和集体所有制与公民个人所有制结合,实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恢复苏联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该党在议会上下两院中有8个议席,党的第一书记:谢・阿勃季利金(С.Абдильдин )。
 
  (5)哈萨克斯坦农业党(Аграрн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хстана):1999年1月6日成立,2003年3月通过重新登记。党员约5.2万人,主要为农工综合体、农业院校工作人员、教师、医生、科研工作者和作家等。主张保护农业劳动者利益,加强农产品生产。支持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农业改革政策。该党宣称,为实现本党目标和任务,将同一切社会政治运动和党派合作。该党在议会中有自己的议员团,共有11名代表。该党主席:罗・马季诺夫(Р.Мадинов)。
  
  (6)哈萨克斯坦爱国者党(Партия патриотов):成立于2000年7月1日,2003年3月通过重新登记。党员约5.1万人。目标是实现哈萨克斯坦各族人民全面复兴,建成民主法制国家和具有市场经济的公民社会。党的领导人是戛・卡赛莫夫,下院独立议员,曾作为候选人参加1999年总统大选。
  
  (7)哈萨克斯坦“光明道路”民主党(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азазстана “Ак жол”):2002年3月16日成立,同年4月3日通过登记,12月12日通过重新登记。现有党员5万人,成员多为年轻有为的经济及其他领域专业人才。该党是在“哈萨克斯坦民主选择”社会运动的几位政治委员会成员倡议下成立的,是较温和的民主派脱离激进民主派组成的政党。该党的权力执行机构是由45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主张进一步深化国内的民主改革,在国内建立非中央集权化政权,进行选举制度改革,主张独立媒体民主化,提高国家机构的经济管理能力,实现经济多元化,改善非自然资源领域的投资环境,提高本国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振兴农村和农村经济等。三主席是:布・阿比洛夫(Б. Абилов)、阿・拜梅诺夫(А. Байменов)、奥・占多索夫(О. Джандосов)。

  【重要人物】 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总统。1940年生于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切莫尔干村,哈萨克族。毕业于卡拉干达钢铁公司附属工厂大学、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函授班。1960年参加工作,当过高炉工、钢铁公司党委书记。1977年任卡拉干达州党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1979年任哈萨克共产党中央书记。1984-1989年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1989年任哈共中央第一书记。1990年2月兼任哈最高苏维埃主席。同年4月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1991年“8.19”事件后宣布辞去哈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并声明不参加任何政党。1991年12月1日以98.76%的选票当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1995年4月,哈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将纳任期延至2000年。1999年1月10日,纳在提前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79.78%的选票再次当选。曾8次访华。主要著作有:《探索之路》、《哈萨克斯坦主权国家形成和发展战略》、《站在21世纪门槛上》、《欧亚联盟:观念、实践和前景1994-1997》、《哈萨克斯坦-2030年的战略发展》、《在历史的激流中》、《和平的震中》和《危机的十年》等。已婚,有三个女儿,是高山滑雪爱好者。

  伊曼加里・塔斯马加姆别托夫:总理。1956年12月9日生于阿特劳州(原古里耶夫州),哈萨克族,毕业于乌拉尔教育学院,当过地理和生物教师,政治学博士。1983年起任哈共青团古里耶夫州第一书记,1990~1991年任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91年起任哈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1993年任总统助理,1995年担任哈副总理,1997年起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1998年任总统第一助理,1999年任阿特劳州州长,2000年12月任哈副总理。2002年1月28任哈总理。著有《教育改革-哈萨克斯坦社会复兴的战略方针》、《哈萨克斯坦政治百科全书》、《哈萨克斯坦:国家与社会的演进》、《哈萨克斯坦社会政治复兴:趋势与优先方面》等多部政治学著作。已婚,有二女一子。

  【经  济】 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稀有、有色和黑色金属)、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哈独立后实施全面、稳妥的经济改革,分阶段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进外资、在重点发展油气领域和采矿业的同时,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扶植民族工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等一系列措施,使哈宏观经济形势趋向稳定。2002年哈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结构性改革远未完成。2002年底哈政府制定了国家工业政策和2010年前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旨在重点发展加工工业、农业和中小企业,提高对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37472亿坚戈。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252677坚戈。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9.5% 。

  货币名称:坚戈(Тенг)。

  汇率(2002年平均):1美元=154.5坚戈。

  通货膨胀率(2002年):6.4%。

  失业率(2002年):9.4%。

  【资  源】 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钨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储量占世界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目前哈全国已探明总的石油储量为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8万亿立方米,锰4亿吨。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湖泊和水库7600多个。

  【工  业】 2002年工业总产值为22920亿坚戈(约合148.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1.17%,比2001年增长9.8%,其中采掘工业增长14.7%(原油开采增长16.6%,天然气开采增长29.1%);加工工业增长7%。在大中型企业就业的工人占劳动人口总数的32.35% 。近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石油      3060    3567    4237.2

  煤       7480    7631    7060.3

  发电(亿度)  514     553     582

  生铁      401     391    428.57

  钢       479.7    469    486.8

  (资料来源: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 。)

  【农  业】 2002年农业总产值为5520亿坚戈(约合35.7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3%,比2001年增长2.7%。农业中种植业占58.19%,畜牧业占41.81% ,耕地面积:090万公顷。农业人口为645.35万人,占总人口的43.52%。

  2002年生产粮食1620万吨,其中向37个国家出口420.9万吨;生肉产量为118.47万吨, 同比增长1.3%; 奶产量为405.92万吨, 同比增长10%, 蛋产量为20.919亿只, 同比增长23.6%。

  牲畜存栏数(截止2003年1月1日):牛215.6万头,羊1080万头,猪120万头,马100万匹,骆驼10.5万头,家禽2230万只,其中共有各类大型牲畜440万头,同比增长3%。

  【旅 游 业】 共有旅游公司387个,主要旅游景点有:阿拉木图市的高山滑雪场、巴尔喀什湖、突厥斯坦古城等。2002年旅游收入为7494亿坚戈,合48.6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

  【交通运输】 交通以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铁路:总长1.35万公里,其中电气铁路2750公里,承担95%的货运量。1992年6月,中哈国际旅客列车正式通车。2002年铁路货运量为1.789亿吨,比2001年下降2.6%。

  公路:总长14.3万公里,其中硬质路面8.25万公里。有5条公路连接中国口岸。2002年公路货运量12.281亿吨,比2001年增长10.8%。

  内河航运:全长约6200公里。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额尔齐斯河、锡尔河和乌拉尔河均可通航。主要港口有阿克套、阿特劳、古里耶夫等。2002年内河航运的货运量为53.92万吨,比2001年增长8.8%。

  空运:注册航空公司49家,38条国内外航线。阿拉木图至北京有定期航班。2002年航空货运量为16300吨,比2001年增长72.2%。

  石油天然气管道:有鄂木斯克-巴甫洛达尔-萨雷沙甘-卡拉干达-奇姆肯特-查尔米-克拉斯诺沃茨克管道,全长3000公里,年运输能力可达2000万吨。古里耶夫-思巴-奥尔斯克管道,全长780公里,年运输能力为200至300万吨。乌津-舍甫琴科管道,全长60公里。肯基亚克-阿特劳输油管道全长444.5公里,年输油能力为600万吨。2002年管道运输总量为1.506亿吨,同比增长5%,其中输送原油及石油产品4470万吨,天然气1.058亿吨。

  2002年各类运输工具的货运量为15.582亿吨,比2001年增加8.5%。

  【财政金融】 2002年度财政收入8211.53亿坚戈,较2001年增加10%;支出8307.91亿坚戈,较2001年增加9.4%;赤字为96.38亿坚戈。截止2003年1月1日,哈国际外汇储备为55.36亿美元,外债总额37.26亿美元。
 
  主要银行: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图拉纳列姆”(Тураналембанк)银行、努尔银行(Нурбанк)、ABN银行。

  【对外贸易】 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0    2001    2002
 
  总 额    141.916   150.099  161.996

  出口额    91.395    86.469   97.091

  进口额    50.521    63.630   64.905
 
  差 额    40.874    22.839   32.186
   
  2002年哈进出口商品结构为:在出口产品中,矿物产品占61%,放射性金属及其产品占23%,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占4%,粮食产品占5%,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仪器占2%,其他占5%;在进口产品中,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仪器占44%,化工产品占15%,,矿产品占12%,食品及其生产原料占8%,放射性金属及其制品占11%,其他占10%。2002年共出口原油和天然气3927.35万吨,同比增长21%;获外汇收入50.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8%。哈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04%。

  【外国投资】 2002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1931.13亿坚戈(约合77.2亿美元),与2001年持平,其中对采掘工业领域的投资占56.6%,加工领域占8.4%,运输和通讯领域占11.1%。外国投资总额为2995亿坚戈(约合19.4亿美元),增幅为25.1%,低于2001年(29%)的增长水平。

  截至2002年12月,哈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10亿美元,主要投资国包括:美国投资49.2亿美元,英国17.8亿美元,韩国15.6亿美元,意大利6亿美元,土耳其5.1亿美元、日本3.36亿美元。中国在哈直接投资约5.6亿美元。

  至2002年,哈境内外资参与企业9125家,其中合资企业4074家,外资独资企业5051家。

  【著名企业】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2002年初由哈石油公司与天然气公司合并组成。总经理:基诺夫。联系电话:(007-3172)176231、176177。    

  铜业集团,2000年10月成立,生产铜、加工废铜及黑色金属废料。总经理弗拉基米尔・金。联系电话:(007-3172)741185,748270。

  铝业集团,成立于1996年8月28日。主要生产铝粉、开采铝矾土等矿产。总经理:伊博拉吉莫夫。联系电话:(007-3182)327132、327172。

  【人民生活】 2002年1-11月居民人均收入为90463坚戈(约合586美元),名义工资同比增长13.6%,实际工资增长7.4%。月人均最低生活费为4901坚戈。

  2002年居民新增住宅总面积为155.33万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3.1%。2000年每万人中的医生比例为34.3人,哈独立后实行付费和免费医疗两种体制,已实施医疗保险制度。1998年开始实行新的退休保障体制―储蓄制。

  【人  口】 截止2002年1月1日哈全国人口数量为1482.0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834.89万人,农村人口为647.20万人。人口总数比2000年1月1日减少2.28万人,下降0.1%。

  【军  事】 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通过总参谋部对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国防部负责组织国防建设、制定和实施军队建设和发展规划,为部队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装备保障。总参谋部为平时和战时的主要军事指挥机构,负责部队的训练、动员和作战指挥。哈武装力量组建于1992年5月7日,现设陆军、空中防御力量两个军种和机动力量一个兵种,军队总人数7.7万人。另有民族安全委员会边防总局、内务部队和共和国近卫军等其它军事力量,总计约16万人。哈于2002年初步完成了高、中、低梯次配置,包括陆、海、空各军兵种的军事教育网络,全军最高学府为“武装力量军事学院”。民安委、内务部也分别有下属的军事院校,另外还有近二十所地方院校设军事系,负责为哈培养各方面军事人才。

  2000年先后出台新军事学说、军事改革总体构想和2005年前国家军事建设规划,认为两极对抗结束后,出现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武装集团侵入哈国家领土,以及与毒品贸易有关的犯罪等新的、威胁哈国家安全的危险因素,军队面临着保障国家安全的新任务。对武装力量指挥体制、组织机构等进行重大调整,陆军下设东、南、西、中四个军区,并于2002年8月完成军区组建工作,此外还重点加强机动力量的建设。哈军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支符合时代要求、机动精悍、能完成军事安全领域所有任务的现代化职业军队。
 
  实行义务兵役和合同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并逐步向职业化军队过渡。目前哈军中合同兵比例占10%,预计2010年将达到50%。
   
  重视参与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独联体框架内的军事安全合作。在北约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内不断加强同北约的军事交往。积极发展与俄罗斯、美国、中国、土耳其等国的双边军事合作。

  2003年军费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近420亿坚戈(约合2.58亿美元),较2002年增加12%。

  【文  化】 哈现有各类国立博物馆103所,剧院44家,24个交响乐团和演奏团体(其中国家团体7个),文化馆、俱乐部等1553个,电影院和放映点584个,图书馆3220个,共有藏书10605万册,注册读者398.8万人。2002年,哈对文化、体育、旅游和信息产业的总投入为232亿坚戈。

  【教  育】 教育基础较好,由于前苏联和哈独立前期实行免费教育,基本无文盲。90年代中期以来,哈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大多数国立学校已开始收费,私立学校费用较高。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中小学8408所,其中8240所为国立,在校生308.5万人,其中教学语言为哈语的在校学生为163.15万人,俄语学生为132.65万人;职业技术学校284所,在校学生87.3万人;中等专科学校318所(其中非国有学校138所),在校生19.6万人;大学185所(其中非国有大学126所),在校生51.47万人。2002年,哈教育总投资为1221.12亿坚戈。主要大学有:哈萨克斯坦民族大学、欧亚大学、阿拉木图国立大学。

  【新  闻】 哈新闻媒体共有1900家,其中报刊1200种,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650家,各类通讯社15家。主要报刊:《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日报),发行量57000份;《主权哈萨克斯坦报》(哈文),发行量35000份;《全景报》(周报),发行量18000份;《实业周报》,发行量15000份;《驼队周报》,发行量185000份。《快报》(日报),发行量26000份;《大都市报》(周报),发行量14000份。

  哈拥有用俄、哈、维吾尔等多种语言播音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主要有“哈巴尔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两个频道)、“哈萨克斯坦商业电视台”、“31频道”、“拉哈特电视台”等3个国家级官方电视台及20多个地方政府和非官方的电视台,每天转播俄罗斯9家电视台的节目。其中“哈巴尔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为国营机构,其他为私营或股份制机构。在电视广播节目中,俄语播出仍占70%以上。官方新闻先哈语后俄语播出,“哈巴尔”电视台每周有3小时的英语播出。国家级官方电台有2家,共4套节目,每天播出近60个小时。阿拉木图州的国营广播电台每天有1小时的维吾尔语广播。“哈萨克斯坦通讯社”是哈唯一的国家通讯社。
   
  目前有20多个国家的80余名记者在哈登记注册,其中有“新华社”、“国际文传电讯社”和“路透社”等通讯社。

  【对外关系】 哈独立以来,奉行以巩固独立和主权为中心的务实、平衡外交,重点是俄罗斯、美国和中亚国家。将自己定位为“中等地区大国”。作为无核国家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已加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组织,并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4年5月哈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主张建立亚洲安全体系。1992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提出建立“亚洲相互协作和信任措施会议”的倡议。1999年,“亚信会议”在阿拉木图召开首次外长会议。2000年9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并在讲话中指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目前全球化一个突出的消极后果是各国在享受其成果方面明显不平等。如果全球化成果只由一部分发达国家享有,则势必导致对抗、冲突和社会混乱。至2001年底,哈已同110个国家建交。2002年哈对外交往十分活跃。哈俄关系在政治、经济、能源、文化合作方面取得深入发展。哈美高层互访不断,双边关系继续得到加强。哈与周边邻国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哈与乌兹别克斯坦彻底解决边界问题。哈还成功举办“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欧亚经济峰会”。

  【同中国的关系】 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哈独立。1992年1月3日,中哈正式建交。1993年10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正式访华,双方签署了关于两国友好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1994年4月,李鹏总理访哈,两国签署了中哈国界协定。1995年2月,中国发表向哈提供安全保证的政府声明。9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正式访华,双方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加深两国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1996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哈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1997年9月,李鹏总理和李岚清副总理相继访哈,双方签署了中哈国界第一补充协定和石油合作协议。1998年7月,江泽民主席出席五国元首阿拉木图会晤并访哈,双方签署了中哈国界第二补充协定,完全彻底解决了两国边界问题。1999年8月,江泽民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出席“上海五国”元首比什凯克会晤期间举行会晤。11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正式访华,双方签署了关于在21世纪继续加强两国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2000年1月,吴邦国副总理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会见了托卡耶夫总理,双方主要就石油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3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五国国防部长会晤。7月初,江泽民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出席杜尚别五国元首会晤期间举行了会谈。7月底,胡锦涛副主席对哈进行正式访问。11月,中哈跨界河流专家联合工作组在阿斯塔纳举行首次会议。

  2001年,中哈关系继续稳步健康发展。2月,哈外长伊德利索夫对华进行工作访问。5月13-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董力率团访哈。6月,江泽民主席与赴上海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举行会晤。9月12-15日,国务院总理朱

新闻表情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景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