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巴勒斯坦

http://www.cnair.com 2013-09-17 09:11:23 来源:中国航空旅游网
  【国  名】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

  【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横条。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
 
  【国  徽】尚未正式制定,目前采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标志。为一盾形图案,盾面上有巴勒斯坦国的国土轮廓图形,其上为国旗,国旗之上为火炬。盾面上端用阿拉伯文写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盾面中写有“统一、爱国、民族总动员”等字样。 
\

  【面  积】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反对该决议,而未在决议规定的地区建立阿拉伯国。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该决议规定的全部阿国领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自马德里和会至今,巴通过与以和谈,陆续收回了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人  口】881万人,其中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人口为351万,其余为流亡在外的难民。通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首  都】耶路撒冷(Jerusalem ),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通过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

  【国家元首】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2005年1月9日当选。

  【重要节日】国庆日:11月15日

  【简  况】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约旦河西岸东邻约旦,面积为5884平方公里,加沙地带西濒地中海,面积365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热月份为7-8月,气温最高达38℃左右。冬季微冷湿润多雨,平均气温为4-11℃,最冷月份为1月。雨季为12月至次年3月。
\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多次镇压犹太人并将大部分幸存者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自此,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政  治】1994年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7月,阿拉法特结束流亡,迁入巴民族权力机构所在地加沙,并在巴举行的首次大选中当选为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2003年3月,阿拉法特在外部压力下,任命马哈茂德・阿巴斯为巴自治政府首任总理。9月,巴内部权力斗争激化,阿巴斯辞职。10月,阿拉法特任命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为总理。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病逝,巴组成过渡领导集体。2005年1月9日,阿巴斯被推选为新的民族权力机构主席。2月,阿巴斯任命库赖组建新一届政府。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简称巴解(PLO )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成立。1974年10月在第7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被邀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会议。 1976年8月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同年9月,被接纳为阿拉伯联盟正式成员。巴解曾以黎巴嫩、约旦为基地在被占领土开展武装斗争。

  【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巴全委会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巴境内、外的全体巴勒斯坦人。有委员570人,分别为巴勒斯坦各抵抗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代表,现任主席萨利姆・扎农。(SALEEM AL-ZANOON)。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巴解中央委员会是巴全委会与巴执委会之间的一个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执委会执行巴全委会的决议和巴解的方针政策。由全国委员会选举产生,共有100多名成员,在全委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指导巴解工作。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巴解组织的常设领导机构。本届执行委员会是于1996年4月经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选举产生。1969年以来,执行委员会主席一直由阿拉法特担任。2004年11月,阿拉法特病逝后,阿巴斯当选执委会主席。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1994年5月根据巴解组织决议成立,是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权力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加沙、杰里科除外交、安全以外的所有事务以及约旦河西岸的教育、社会福利、旅游、税收、卫生等事务。1996年1月,阿拉法特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首任主席。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THE PALESTINIAN LEGISLATIVE COUNCIL) 巴立法委员会是根据奥斯陆协议于1996年1月20日选举产生的,共有委员88人,现任主席劳希・法图赫。立法委员会下设法律、耶路撒冷、预算与财政事务、经济、自然资源、领土与定居、难民、内政与安全、教育、政治、监督11个委员会,每年举行两次年会。
  【政  府】即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2003年3月19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任命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为该机构首任总理。9月,阿巴斯辞职。10月,阿拉法特任命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为总理。2005年2月,库赖组建新一届政府。

  【行政区划】 巴勒斯坦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根据巴计划与国际合作部1997年10月绘制的地图,约旦河西岸分为8个省:杰宁、图勒凯尔姆、纳布卢斯、杰里科、拉马腊、耶路撒冷、伯利恒、希伯伦。
  加沙地带分为5个省:北方省、加沙、代尔拜莱赫、汉尤尼斯、拉法省。

  【司法机构】 巴勒斯坦司法机构主体是各级法院,目前在巴境内设有最高法院一个,调解法院18个,初级法院8个,上诉法院1个,刑事法院1个,中央法院2个。

  巴检察机构的主体是各级检察院。检察院的职责是决定和进行各种起诉,代表执行机关面对司法机关、监管司法纪律和监狱。巴设最高检察院1个,由总检察长、数名副检察长和检察官组成,下设5个检察分院和10个总起诉厅。巴现有专职及兼职律师1000多名。

  【主要政治派别】
  (1)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FATEH) 简称“法塔赫”。成立于1965年,是巴解的主流派,在巴解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其武装力量占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95%,控制了巴解的军、政、财务与外交大权,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承认与支持,自称是巴勒斯坦的执政党。“法塔赫”最高权利机构是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革命委员会行使职权。“法塔赫”的常设机构是中央委员会,由18名成员组成。阿拉法特去世后,卡杜米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

  (2)伊斯兰抵抗运动(HAMAS) 简称“哈马斯”。由艾哈迈德・亚辛教长于1987年12月14日创建。因“哈马斯”领导被占领土的巴人进行反以起义斗争,以色列于1989年宣布哈为恐怖组织,其活动是非法并开始追捕、驱逐“哈马斯”领导成员。“哈马斯”资金雄厚,在巴内地、特别是在加沙地带开设了若干福利机构,定期资助各类贫困者。2004年,“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和继任者兰提西先后被以“定点清除”。现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尔在叙利亚定局。

  (3)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OPULAR FRONT) 简称“人阵”。1967年12月由“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复仇青年”和“归国英雄”等组织合并而成。2001年8月,“人阵”总书记艾布・阿里・穆斯塔法在拉马拉遇刺身亡,现任总书记艾哈迈德・萨阿达特。

  (4)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DEMOCRATIC FRONT)简称“民阵”。1969年从“人阵”中分裂出来,有6万成员。现任总书记纳耶夫・ 哈瓦特迈赫为首的民阵为反对奥斯陆协议而退出了巴解执委会,并与人阵和哈马斯等十个组织组成了“巴勒斯坦力量联盟”。

  (5)巴勒斯坦解放阵线(PALESTINE LIBERATION FRONT) 简称“巴解阵”。1976年由“人阵(总部)”分出,1977年4月正式成立。1983年又分为两派,现两派仍分裂。

  (6)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POPULAR STRUGGLE FRONT) 简称:“人斗阵”。1967年由“人阵”分裂出来,1971年参加巴解。总书记萨米尔・古希。

  (7)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POPULAR FRONT (GENERAL COMMAND)) 简称“人阵(总部)”1968年初自“人阵”中分出,以大马士革为基地。总书记艾哈迈德・贾布里勒。

  (8)巴勒斯坦民主联盟 简称“菲达”。成立于1990年3月3日。总书记拉福阿特。

  (9)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ARAB LIBERATION FRONT) 简称“阿解阵”。1969年4月成立。现领导人为马哈茂德・伊斯梅尔。

  (10)伊斯兰圣战组织 八十年代后期由穆斯林兄弟会中的激进派发展起来,其宗旨是通过圣战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解放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该组织属伊斯兰极端组织,曾组织过针对以色列的恐怖主义活动,打击以色列的目标。

  (11)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AL SAIQA):该组织及其武装部队通称“闪电”(Al Saiqa)。1968年10月创建,受叙利亚复兴党“巴勒斯坦统一组织地区领导”的领导。“闪电”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总司令部,下设政治部、组织部、军事部等机构。总书记伊萨姆・卡迪(Issam Al Khadi)。机关刊物为《先锋》周刊。

  (12)巴勒斯坦妇女联合会 1965年成立于耶路撒冷,1967年6月战争后移至约旦,19700年从约旦移至黎巴嫩,1982年移至突尼斯,1994年随巴民族权力机构返回巴自治区。 巴妇联隶属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加沙地带有7个分支机构,在约旦河西岸有10个分支机构,在许多阿拉伯国家也有分支机构。目前巴妇联主席为埃萨姆・阿卜杜・哈迪。

  【重要人物】马哈茂德•阿巴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1935年生于巴勒斯坦北部萨法德,又名阿布•马成。1959年协助阿拉法特筹建巴解主流派“法塔赫”。1980年当选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委员。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后,曾任巴以谈判巴方首席代表。1993年主持巴以奥斯陆谈判,并代表巴方签署了巴以“奥斯陆协议”。阿拉法特逝世后,巴解组织执委会于2004年11月11日举行会议,选举阿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律师,史学家,已婚,有三个孩子。

  艾哈迈德・库赖,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总理。1937年生于耶路撒冷,又名阿布・阿拉,早年曾在沙特的阿拉伯银行供职。库是巴解主流派“法塔赫”创始人之一,长期负责“法塔赫”的财务工作,曾任巴勒斯坦经济开发与重建委员会负责人、阿拉法特经济顾问。1993年率领巴勒斯坦代表团参加巴以秘密谈判,是“奥斯陆协议”主要起草人。1996年当选巴首届立法委员会主席,1997年连任。2003年9月巴总理阿巴斯辞职,“法塔赫”中央委员会推选库为巴新总理人选,并获巴解执委会批准,同年10月库辞去立法委员会主席职务出任巴第二任总理至今。阿拉法特逝世后,库兼任巴全国安全委员会主席。曾三次访华。

  劳希・法图赫,巴立法委员会主席。1948年生于加沙。1968年加入巴解组织主流派“法塔赫”。早年主要在叙利亚负责巴解下属学生组织及青年运动。1983年当选巴全国委员会委员。1996年当选巴解中央委员会委员、巴立法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巴立法委员会秘书长。2003年任农业部长。2004年3月10日,当选巴立法委员会主席。已婚,有二子一女。

  萨利姆・扎农,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主席。1933年生于加沙。1956年至1957年初,领导了加沙地区人民反抗英、法、以侵略的斗争。1969年当选为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5-1990年任“法塔赫”驻科威特和海湾地区代表。“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委员,1996年当选为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主席至今。曾多次访华。

  纳比勒・沙阿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副总理兼新闻部长。1938年生于加利利地区(现以色列境内)。1963年加入“法塔赫”运动。1969年当选为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委员。1971年起任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政治委员会主席。1982年起曾先后任阿拉法特外事顾问、阿拉法特驻联合国私人代表、巴以和谈巴方代表。1994年7月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计划与国际合作部长,主管巴自治区外交和对外经济合作。2003年4月,沙出任巴外交事务部长。曾三次访华。

  法鲁克・卡杜米,“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1931 年生于雅法 ,巴解组织主流派“法塔赫”创始人之一。1969 年至今 (1971 年除外 )一直为巴解执委会委员、巴解政治部主任。1993年任负责巴勒斯坦重建的巴经济委员会副主席。卡杜米政治观点较激进,反对“奥斯陆协议”,长期偏居巴解总部原所在地突尼斯,拒绝参加巴自治政府。与俄关系密切。阿拉法特逝世后,“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于2004年11月11日举行会议,选举卡任“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曾十次访华。

  纳赛尔・基德瓦,巴民族权力机构外交事务部长。1954年生于加沙,是已故巴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外甥。1970年加入“法塔赫”。1979年当选巴全国委员会委员。1981年起任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委员。1989年当选“法塔赫”革命委员会委员。1986-1989年任巴驻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1989-2005年1月任巴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大使衔)。2005年2月24日出任巴外交事务部长。

  【经  济】 以农业为主,其他有建筑、加工、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
  主要经济数字:
  国内生产总值(GDP)约35亿美元(2003年,世界银行)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1.7% (2003年,世界银行)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10美元 (2003年,世界银行)
  通货膨胀率 5.7% (2002年,巴数据统计局)
  失业率 31% (2002年,巴数据统计局)
  进出口总额:约31.9亿美元 (2002年,巴数据统计局)
  进口总额:24.77亿美元 (2002年,巴数据统计局)
  出口总额:7.19亿美元 (2002年,巴数据统计局)
  据联合国统计,由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暴力冲突持续不断,造成巴财产巨大损失,2000年至2003年,巴财政收入共计减少约54亿美元,经济陷入困境。

  【工  业】 巴工业水平很低,规模较小。据巴工业部提供的资料:目前巴共有各种工业企业4000家。巴工业主要是加工业,如制革、塑料、橡胶、化工、食品、石材、大理石和人造石板、制药、造纸、印刷、建筑、纺织、制衣和家俱等。

  【农  业】 巴四季分明,农产品丰富,是巴的经济支柱,也是外贸出口的重要部分,占出口产品的25%。可耕地面积为198万杜诺亩(1杜纳亩=1.4市亩),牧场为190万杜诺亩,森林面积为26万杜诺亩。2000年农业总产值为3.39亿美元。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0%左右。

  【旅  游】 巴勒斯坦气候宜人,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旅游资源丰富。巴自治区共有旅行社74家,餐馆69家,旅馆106家,拥有客房4708间,10063张床位。主要旅游城市有:耶路撒冷、拉马拉、比拉、伯利恒 、杰里科、纳布卢斯、希伯伦、加沙。

  【交通运输】 (一)公路。巴民族权力机构管辖区内没有铁路,一切运输全靠公路、汽车完成。1998至2000年间,巴民族权力机构在约旦河西岸建了163个公路项目,造价1.176亿美元 。在加沙地带建了20个公路项目,造价0.176亿美元。

  (二)航空。巴于1996年组建民航机构,现有飞机三架,巴民航局长为法伊兹・扎耶丹。加沙国际机场是巴唯一的机场,可起降波音747大型飞机,年进出港旅客设计能力为70万人次。

  【金  融】 巴勒斯坦金融机构(PALESTINE MONETARY AUTHORITY)于1994年底成立。总裁:福阿德・哈姆迪・巴赛梭博士(DR.FOUAD HAMDY BESSEISO)。该机构作为日后巴中央银行,在确定金融政策、调控和监督各银行活动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根据巴金融机构提供的资料,目前在巴民族权力机构控制区的银行共有22家。巴勒斯坦银行9家,阿拉伯银行11家,外国银行2家。巴勒斯坦至今没有自己的货币,使用以色列货币(谢克尔)和约旦货币(第纳尔)。

  1美元=4.4新谢克尔(2005年)
  1美元=0.708第纳尔(2003年)

  【外国对巴经济援助】 1993年9月,“奥斯陆协议”签署后,国际社会为提高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巴人生活水平,并为巴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开始向巴提供经济援助。截止到2000年底,各援助国承诺援助款总额约46亿美元,实际支付约30.5亿美元。2003年,美宣布将向巴提供5000万美元的额外援助。同年,欧盟分四批向巴提供总额约4500万欧元的援助。

  【教  育】 巴教育状况总体落后,巴目前文盲率为11.6%。教育体制是:小学6年、中学3年、高中3年、大学4-5年。1999至2000学年巴共有学校1767所,在校生865540人。教师共有34088。巴共有8所正规大学,1999至2000年度大学入校学生共有19548,各大学共有教员1869人。

  【新闻出版】 巴内地有报刊13种,杂志33种,大部分是月刊和季刊。《耶路撒冷报》(AL QUDS)发行量5万,《日子报》(AL AYYAM)发行量2万份,《新生活报》(AL HAYAT AL JADIDA)发行量15000份。
  巴勒斯坦通讯社(PALESTINE NEWS AGENCY)简称“WAFA”。该社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于1971年在贝鲁特创建。
  巴有11座广播电台,“巴勒斯坦之声”是官方广播电台,创办于1964年,其余10家为商业广播电台。
  “巴勒斯坦电视台” 创办于1995年9月,是巴官方唯一的电视台,目前只有两个频道,其一是卫星频道,每天播放12小时,覆盖面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军  事】 根据奥斯陆协议,巴自治政府可以建立警察部队以保证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人的公共秩序和内部安全。目前巴自治政府约有警察40000人。

  【对外关系】 巴解组织成立后,得到阿拉伯国家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支持。1974年10月拉巴特阿盟第七届首脑会议决议承认巴解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巴解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大会议和工作。1976年8月第五届不结盟国家会议接纳巴解为正式成员,同年9月阿盟接纳其为正式成员。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现已得到137个国家的正式承认。巴解组织原在90多个国家派驻办事处,现多已改为巴勒斯坦国大使馆。1988年12月15日,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1998年7月,联大通过阿拉伯国家的提案,提高巴驻联合国观察员地位。

  【同我国的关系】 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1965年5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1988年11月20日,我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两国建交。同年12月31日,巴解驻京办事处改为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馆,其主任改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1990年7月5日起,中国驻突尼斯大使兼任驻巴勒斯坦国特命全权大使。巴实行自治后,1995年12月我在加沙设立驻巴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1996年10月,巴外长、巴解组织政治部主任卡杜米第10次访华。1997年4月和12月,中联部部长李淑铮和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先后访问巴自治区。1997年10月巴民族权力机构计划与国际合作部部长纳比勒・沙阿斯访华。1998年3月,巴地方管理部长埃雷卡特访华。1999年11月巴解执委会秘书长阿布・马成访华。1999年9月,巴立法委主席库赖访华。11月,李鹏委员长访巴。2000年4月15日-1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访巴。2001年8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主席扎农访华。

  2000年4月15日-16日,应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巴勒斯坦进行国事访问。8月14日-15日,阿拉法特总统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2月29日-3月3日,应中联部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巴解对外关系部部长扎卡利亚访华。

  2001年8月14日-15日,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巴勒斯坦国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第14次访华。
  2002年,中巴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6月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访问巴勒斯坦,并签署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1月13日,我中东特使王世杰访巴。

  中国驻巴勒斯坦大使:刘玉和(驻突尼斯大使兼任)
  地址: 22, RUE DR.BURNET, TUNIS, 1002, TUNISIA
  邮编: 1002
  电话: +2161-780064,802262
  传真: +2161-792631
  电子信箱: amb.chine@gnet.tn
  中国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主任:宫小生(大使衔)
  地址:BEIRUT STREET,GAZA
  办公室电话:00972-7-2825068
  传真:00972-7-2825058
  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扎卡里亚・伊卜拉欣・阿卜杜-拉希姆(H.E.Mr.Zakaria Ibrahim Abdul-Rahim)。
  使馆地址:三里屯东3街2号。电话:65321361。传真:65323241。

  【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1)与埃及的关系:埃及是最早支持巴解组织的阿拉伯国家之一,曾是巴解组织开展政治活动的主要基地。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后,巴解中断同埃的关系。1987年11月,埃宣布重新开放巴解组织驻开罗办事处。海湾战争后,由于双方立场不同,关系冷淡。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双方关系实现正常化。2000年阿拉法特总统多次访埃,与穆巴拉克总统就中东和平进程有关问题交换意见,协调双方立场。2001年阿拉法特总统20次访埃,与穆巴拉克总统就有关以巴冲突等问题交换意见,协调双方立场。2005年,阿巴斯当选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后两度访问埃及。

  (2)与叙利亚的关系:叙曾是巴游击队的重要基地和后方。巴一些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大马士革。1983年以后,因对解决中东问题的政治主张存在分歧,双方关系恶化。1988年以来,巴叙关系有所缓和和改善。1999年,在叙的鼓励与支持下,在叙境内的巴反对派组织开始与巴民族权力机构进行对话。2000年2月,巴外长、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访叙。6月,阿拉法特总统赴叙参加阿萨德总统的葬礼,会晤叙新总统巴沙尔。7月,巴全委会主席扎农率巴全委会代表团参加了纪念阿萨德总统活动。8月,巴外长、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再次访叙,会见了沙雷外长,讨论中东和平进程有关问题。2001年3月,在约旦举行阿拉伯首脑会议期间,阿拉法特与巴沙尔总统举行会晤。8月,巴解执委会秘书长阿布・马成访叙。8月,巴计划与合作部长沙阿斯访叙。

  (3)与黎巴嫩的关系:1970年以后,黎巴嫩曾是巴各游击队组织主要活动基地。巴解组织总部也曾长期设在黎巴嫩。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巴解武装被迫撤出。近年来,巴解的军事人员逐渐返回在黎南部的巴勒斯坦难民营。1991年7 月,黎在南部行使主权,收缴了在黎南部巴解人员的武器。目前,巴解武装在黎已不存在。2000年2月,巴外长、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访黎。5月,阿拉法特总统对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表示欢迎,祝贺黎收回领土主权。8月,卡杜米再次访黎,会见了总理胡斯。

  (4)与约旦的关系:巴、约之间在历史、地理、血缘等方面有着特殊关系。约旦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给予巴勒斯坦人以国籍的国家,现巴人占约旦总人口的60%。约曾是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1970年,约巴关系恶化,巴游击队武装被迫全部从约撤出。1985年2月,巴约达成谋求公正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联合行动协议,其中包括建立巴约联邦。中东和平进程开始后,巴约曾组成联合代表团出席中东和会。 1995年11月15日,巴自治区与约正式通邮,约是第一个与巴进行邮政合作的国家。2000年2月、3月、6月、10月和11月,阿拉法特总统五次访约。巴解执委会秘书长阿布・马成也多次访约。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于4月和8月先后访巴,会见了阿拉法特总统。2001年7月10日、31日,阿拉法特两度访问约旦。2005年初,阿巴斯当选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后访问约旦。

  (5)与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沙特、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曾是巴解的主要财政援助国。1990年,沙特等海湾国家对巴解在海湾战争中的立场不满,同巴解关系恶化。原在海湾国家的50万巴勒斯坦人大部分离去。1991年3 月31日,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比沙拉宣布中断对巴解的财政援助。但在巴解决定出席马德里中东和会后,沙特等海湾国家与巴解关系开始缓和,官方往来逐渐恢复,沙特还部分恢复了对巴援助。从1993年起,巴解同海湾国家关系不断改善,阿拉法特多次访问海湾各国,沙特等海湾国家向巴提供1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并在1998年11月第二次华盛顿援巴会议上允诺向巴再提供2.3亿美元的援助。2000年11月,在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上,海湾国家承诺向巴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2000年4月,阿曼外交大臣访巴。阿拉法特总统先后访问了沙特、也门、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等国。2001年阿拉法特总统先后访问了沙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阿曼等国。11月12日,伊斯兰会议组织第9次首脑会议开幕,成立阿克萨基金会和耶路撒冷基金会,拟筹资金100亿美元,海湾国家是捐款大户。2002年4月25日,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美国期间向布什总统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的8点建议。

  【同以色列的关系】 1993年9 月和1994年5 月,巴解与以色列签署了巴自治协议和该协议的执行协议。1995年9月,巴以签署巴第二阶段自治协议,根据协议,以色列已将约旦河西岸6座城市的教育、社会福利、旅游、卫生和税收等20余项民事管理权移交巴方。1997年1月17日,巴以正式签署了关于以军在希伯伦市重新部署的协议,规定以从希伯伦80%的地区撤出。1998年10月23日,巴以签署了以色列第二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协议,即“怀伊协议”。1998年12月14日,巴全国委员会在加沙召开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对巴国民宪章的修改,取消其中的灭以条款。1999年5月以色列工党领袖巴拉克上台执政后,中东和平进程出现转折,巴以和谈恢复。巴拉克与阿拉法特多次公开和秘密会晤。9月5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总理巴拉克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就实施怀伊协议和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签署协议。11月8日,巴以正式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2000年7月,美、以、巴首脑在戴维营举行峰会,但因巴以双方在耶路撒冷主权问题分歧严重,会谈无果而终。9月,由于以色列右翼反对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以巴冲突。2001年3月,沙龙就任以色列总理后,对巴采取强硬政策,对巴自治区实行封锁和军事打击,以巴冲突愈演愈烈。

  2003年6月,由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四方机制”起草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启动,规定在2003年底之前建立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继而在2005年完成最终地位谈判,巴正式建国。该计划至今未得到切实执行。2003年底,以总理沙龙提出拆除加沙全部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定居点并从中撤军的“单边行动”计划。国际社会努力推动以将“单边行动”计划纳入“路线图”框架。2005年,阿巴斯上台后,巴以关系明显改善,双方领导人举行历史性会晤,带动巴以和谈朝积极方向发展。

  【同美国的关系】 美国曾长期拒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88年12月,在巴解宣布接受安理会242和338号决议并公开谴责恐怖主义之后,巴美开始对话。海湾危机爆发后,巴解一再抨击美在处理海湾危机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要求美以同样的标准执行联合国和安理会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美则指责巴支持伊拉克。海湾战争结束后,美推行中东和谈计划,巴解对此采取积极立场,巴、美关系渐趋缓和。1993年9月,经美撮合,巴以签署华盛顿原则宣言,实现相互承认,美随后宣布承认巴解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94年6 月24日,美将巴勒斯坦驻美办事处升格为官方使团,并利用美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进行联系。1998年10月,阿拉法特应邀赴美就以色列分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在美调解下,巴以签署怀伊临时和平协议。1998年12月,克林顿总统访问巴勒斯坦,这是美总统第一次访问巴自治区。2000年,阿拉法特总统多次访美与克林顿会晤。6月,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巴。10月原美海军陆战队司令津尼被任命为美中东特使,前往中东斡旋,但无果而终。2002年4月5日,美国中东特使津尼在拉马拉会见了阿拉法特。8月7日,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访问美国。这是自美总统布什上台后巴高级官员首次访美。阿拉法特执政后期,美巴关系紧张,美拒绝同阿接触。2005年阿巴斯上台后,美巴关系改善,美国务卿赖斯访巴并会晤阿巴斯。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 巴解组织重视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已在10多个欧盟国家派驻了形式不同的代表。欧盟国家曾认为巴勒斯坦国未确定边界,且无政府,故在法律上未承认巴国。但不少国家一直与巴解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并不断向被占区巴勒斯坦人提供物质援助。海湾危机发生后,欧盟国家指责巴解在海湾危机中支持伊拉克。1991年2月6日,欧共体12国外长宣布冻结与巴解和阿拉法特的接触。海湾战争结束后,欧盟国家与巴解关系逐渐恢复。巴以签署巴自治协议后,欧盟、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瑞士等率先在巴自治区设立代表处,英国、法国由其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自治政府进行联系,并向巴自治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2000年1月,由葡萄牙外长率领的欧盟代表团访巴,阿拉法特总统也于同月访问西班牙,会见欧盟各国外长。2月,法国总理、意大利外长、德国总统和国防部长分别访巴,11月,德国总理访巴。3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德国。4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法国。荷兰首相、欧盟外委会主席分别访巴。6月,德国外长访巴,巴计划与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访问意大利。7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法国。10月,欧盟理事会秘书长索拉纳、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分别访巴。11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英国。2001年3月瑞典外交大臣率欧盟代表团访问巴勒斯坦;5月欧盟中东特使莫拉蒂诺斯访问巴,6月德国外长费舍尔、瑞典首相佩尔松分别访巴;2月,阿拉法特分别访问了奥地利、希腊,5月阿分别访问了法国、丹麦、比利时。欧盟代表索拉纳分别于2002年2月25日和4月24日访问巴勒斯坦,并会见了阿拉法特。

  【同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关系】 巴解组织与前苏联关系密切。阿拉法特曾多次访苏。苏联解体后,巴解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宣布承认前苏联15个共和国独立,并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俄罗斯是中东和平进程主席国之一,多次派特使、外长等会见巴以领导人,努力参与中东事务,恢复在中东地区的影响。2000年1月,包括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内的多个东欧国家领导人在伯利恒庆祝东政教的圣诞节。4月,哈萨克斯坦总统访巴。6月,俄内政部长访巴。8月、10月和11月,阿拉法特总统三次访问俄罗斯。10月和11月,俄外长两次访巴。2001年4月,阿拉法特访问俄罗斯。6月、7月,俄中东特使费多温两次访问巴。2005年阿巴斯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后访问俄罗斯。

新闻表情

巴勒斯坦景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