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索马里共和国

http://www.cnair.com 2013-09-17 09:11:24 来源:中国航空旅游网
  【国  名】 索马里共和国(The Somali Republic)。

  【国  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为浅蓝色,正中一颗白色五角星。浅蓝色是联合国旗帜的颜色,因联合国是索马里托管和独立的创议者。五角星象征非洲的自由和独立;五个角分别代表原索马里的五个地区;意属索马里(现称南区)、英属索马里(现称北区)、法属索马里(现已获得独立的吉布提)、以及现在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  

\
 
  【国  徽】 图案中间为盾徽,盾面上是索马里国旗。盾徽上端为一顶王冠,象征独立,两侧各有一只索马里豹,象征威严、勇敢、坚强和力量。盾徽下方交叉着两把矛和两片棕榈叶,还饰有一条绶带。

\
 
     【面  积】 63766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73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320平方公里。

     【人  口】 1040万(经济季评2004年估计),自然增长率2.2%,绝大部分是索马里人。全国分萨马莱和萨布两大族系。萨马莱族系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分为达罗德、哈维耶、伊萨克和迪尔四大部族。萨布族系分为迪吉尔和拉汉文两大部族。这六大部族又分为几十个次部族。官方语言为索马里语和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意大利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首  都】 摩加迪沙(Mogadishu),人口70万(2002年估计)。热季平均气温26-32℃,凉季平均气温23-28℃。

    【国家元首】 过渡联邦政府总统阿卜杜拉希・ 优素福・艾哈迈德(Abdullahi Yussuf Ahmed)2004年10月14日在内罗毕宣誓就职,系由在肯召开的索马里过渡议会选举产生。

  【重要节日】 独立日:6月26日。国庆节:7月1日(索马里共和国成立)。

  【简  况】 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上,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接壤,西北与吉布提交界。海岸线长320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

\
 
  公元前1700多年,非洲之角即出现了以出产香料著称的“邦特”国。公元7世纪起,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不断移居于此,在亚丁湾和印度洋沿岸建立贸易点和若干个苏丹国。1887年,索北部沦为英国“保护地”, 称为“英属索马里”;1925年,索南部沦为意大利殖民地,称“意属索马里”。1941年英国控制了整个索马里。1960年6月26日索北区独立,7月1日索南区独立,即日南、北两部分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1969年,索国民军司令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Mohamed Siad Barre)发动政变上台,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91年1月西亚德政权被推翻,索陷入内战,多个政权并存。1991年2月,阿里・迈赫迪・穆罕默德(Ali Mahdi Mohamed)成立新政府,自命为“临时总统”,改国名“索马里共和国”。1991年5月18日,索马里北部宣布“独立,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阿卜杜拉赫曼・艾哈迈德・阿里・图尔(Abdurahman Ahmed Ali Tour)为“总统”,1993年5月,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埃加勒(Mohamed Ibrahim Egal)继任“总统”,2002年4月埃病逝后原“副总统”达希尔・里亚尔・卡辛(Dahir Riyale Kahin)于5月1日继任“代总统”。1995年6月15日,索当时的最大武装派别领导人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Mohamed Farah Aideed)宣布在摩加迪沙成立临时政府,自任“总统”;1996年8月4日,其子侯赛因・穆罕默德・艾迪德(Hussein Mohamed Aideed)在老艾迪德遇害后继任“临时政府总统”。1998年7月,阿卜杜拉希・尤素福(Abdullahi Yussuf)在索东北部成立“邦特兰”地方割据政府并任主席。2002年3月31日,拉汉文抵抗军(RRA)决定成立“索马里西南国”,并选举夏尔古杜德(Col. Hassan Mohamed Nur Shrgudud)为主席。1991年2月以来成立的上述政权均未获国际承认。

  【政  治】 自1991年西亚德政权倒台后,索马里一直处于军阀武装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无政府状态。国内各派打打停停,经过不断分化组合,逐渐形成索马里兰、邦特兰、拉汉文兰和艾迪德等摩加迪沙派别四分天下的格局。国际社会曾12次调解索问题,均无结果。

  2000年,索国内局势较为平静,和平进程取得积极进展。5月,吉布提主持召开了以索民间力量为主体的索全国和会(亦称“阿尔塔和会”),7月通过索过渡宪章,8月选举产生索内战十年来的首届议会及首位总统。8月27日,新总统阿布迪卡西姆宣誓就职。10月,索过渡政府成立。新政权上台后,相继提出恢复首都秩序、解除民兵武装、部族和解等一系列整肃国家的措施,同时积极出席包括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内的各种国际会议、访问周边及阿拉伯国家,寻求承认与援助。但以文人为主的新政府在国内不被各派军阀所承认,并遭联合抵制,其活动范围仅限于首都一隅,无法有效施政,更无力控制全国。索仍呈军阀割据状态。国际社会对索新政权多持观望态度,仅部分阿拉伯国家向其提供少量援助。与此同时,在埃塞俄比亚等邻国的支持下,索地方政权建设蓬勃发展,北部索马里兰、邦特兰自治体系日趋完善,中部希兰州自治政府于12月20日成立,南部朱巴兰、西南州政府亦在筹备之中。

  2001年,索国内局势总体平静。TNG与主要派别关系依然紧张,其所控地盘仍仅限于首都摩加迪沙一隅,在内政、外交方面亦建树无多。索各派势力逐渐整合为TNG和反TNG两大集团:2月,TNG与摩加迪沙军阀肯雅雷派签署和解协议,吸纳肯雅雷进入临时政府;3月,由索马里民族联盟艾迪德派、索爱国运动、拉汉文抵抗军、南方索马里民族运动和索马里联合大会/北摩加迪沙派五派联合组成的反TNG联盟“索马里和解与恢复委员会”(SRRC)在埃塞俄比亚成立。索马里兰方面,5月底举行的全民公决通过了含有重申独立主张、实行多党制等条款的新宪法,标志着索马里兰在谋求独立的道路上又跨进了一步。邦特兰方面,由于6月底应结束任期的前主席尤素福拒不退位,与经由邦特兰全国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主席贾马发生武装冲突,邦爆发了领导权之争。

  “9・11事件”后,美国将索列为恐怖分子巢穴国家和下一步可能打击的目标,一方面对索进行预防性封锁,防止“基地组织”残余势力进入索境内藏匿,另一方面鼓励索邻国和有关地区组织对索派别施加影响,通过各派和谈结束索无政府状态。

  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推动索和平进程。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讨论索问题,支持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调解索问题的努力,重申尊重索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干涉索内部事务,敦促反TNG的各派与TNG对话,并要求TNG在和解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性。2月,也门政府向伊加特部长理事会提交索和解计划。11月和12月,肯尼亚总统莫伊两次在内罗毕主持召开索和解对话会,试图调解各派矛盾。但因SRRC主要领导人拒绝与会,和会未取得成果。由于SRRC拒绝参加TNG主导的和平进程,索外部调解乏力,索和平进程深陷僵局。

  2002年,索国内局势在维持总体平静的同时,各主要派别之间和一些派别内部围绕争夺地盘和权利的斗争仍在继续,并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与力量消长。TNG在摩加迪沙所控制的部分地区被当地军阀夺取,地位进一步削弱。SSRC各派继续维持联合局面。索马里兰局势继续保持稳定, 5月3日原“总统”埃加勒病逝后,“副总统”卡辛顺利继任“代总统”;12月,辖区内的地方选举平稳进行,6个政党参加角逐。邦特兰前主席尤素福在与邦特兰全国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主席贾马之间的武装冲突中占据上风,将贾及其支持者逐出邦特兰并于8月30日宣布组成新一届“内阁”。索马里西南国成立不久,副主席加比尤和伊斯梅尔即与主席夏尔古杜德因争权夺利发生内讧,双方的内战仍在继续。

  2003年,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推动索和平进程。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讨论索问题并发表主席声明,呼吁各国严格遵守安理会有关对索武器禁运的决议,重申尊重索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干涉索内部事务,敦促反TNG的各派与TNG对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全球反恐战略需要加大对索问题的投入,鼓励索邻国和有关地区组织对索各派施加影响,通过和谈结束索无政府状态,根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1月,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第9届首脑会议授权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组成技术委员会,联合调解索冲突并筹开新一轮索和会,三国出于各自安全利益等考虑相互妥协并协调立场,加大对索各派的促和力度。TNG在内遭主要派别拒绝、外得不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情况下,被迫放弃以“中央政府”身份出席新一轮和会的条件,为和会的召开扫清了障碍。SSRC亦在实现其参会条件后同意出席新一轮和会。在此情况下第14轮索和会于10月15日在肯尼亚的埃尔多雷特召开,除索马里兰外的索几乎所有政治军事派别和民间团体均派代表与会;27日,与会各派领导人签署《关于停止敌对和索马里全国和解进程相关机构与原则的宣言》,规定立即在索实现全面停火,制定新的宪法,并成立包容各方的联邦制中央政府。11月29日,和会进入第二阶段,与会各方决定成立6个专题委员会:联邦制与临时宪章委员会,复员、解除武装与安置委员会,土地与财产权利委员会,经济恢复、机构建设与资源调动委员会,地区与国际关系委员会,责成他们起草向领导人会议和大会提交的建议。但索马里兰继续拒绝出席和会,并积极寻求国际社会承认其独立地位。

  2004年2月23日,索马里和谈全体代表举行会议,通过索《过渡宪章》。10月10日,索马里过渡议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选举阿卜杜拉希・尤素福・艾哈迈德为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总统,任期5年。联合国、非盟、阿盟、欧盟、伊加特国家及世界其它主要国家均表示欢迎。多国总统、外长发去贺电。11月3日,优素福总统任命阿里・默哈迈德・格迪为索过渡政府总理并组成过渡联邦政府。

  【宪  法】 现行宪法为索马里过渡宪章,于2004年2月,索马里和谈全体代表通过生效。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实行一院制,立法权归议会所有。政体为总统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掌握实权。总理领导部长委员会工作,部长委员会对议会负责。过渡议会会期5年,由275人组成。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8个州,下设87个区,区下辖镇和村。各州为:下朱巴、中朱巴、盖多、下谢贝利、中谢贝利、贝纳迪尔、拜多阿、巴科尔、希兰、加尔古杜德、穆杜格、努加尔、巴里、萨纳格、托格代尔、哈尔格萨、阿瓦达勒、苏勒。

  【政  党】 索马里党派林立,带有强烈部族色彩,各派不断分化组合,最多时达30余个。目前主要党派有:

  (1)索马里民族运动(Somali National Movement):简称民运,1981年成立于伦敦,1982年在埃塞俄比亚的迪雷达瓦设总部。成员大部分为伊萨克族。系北方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武装派别。1991年西亚德政权垮台后,控制整个西北部地区,宣布北方“独立”,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首任领导人阿卜杜拉赫曼・艾哈迈德・阿里・图尔。1993年5月,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埃加勒当选“总统”,1997年2月连任。2001年5月31日,索马里兰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含有独立条款的新宪法。7月,埃加勒因与反对派发生矛盾而在哈尔格萨成立“联合人民民主党”(Allied People’s Democratic Party,索语简称UDUB,意为支柱),通过了党章并建立了中央委员会。2002年4月埃病逝,原“副总统”达希尔于5月1日就任“代总统”。

  (2)索马里救国民主阵线(Somali Salvation Democratic Front):简称救阵,成立于1979年,系最早成立的反政府组织。成员以达罗德族下属的米周提尼和杜尔巴亨特次部族为主。控制索东北部及中部地区。1993年分裂为两派,一派以救阵前任主席穆罕默德・阿布希尔・穆萨(Mohamed Abhsir Musse)为首,另一派以前任军事首领阿卜杜拉希・尤素福为首。1998年7月,尤素福联合东北部索马里民主联盟和索马里联合党等小派别,成立“邦特兰”自治政权,自任“总统”。2001年6月27日,尤操纵邦特兰议会表决,将其任期延长三年,遭到邦最高法院反对。11月14日,邦特兰全国代表大会选举贾马・阿里・贾马为邦特兰第二任主席,艾哈迈德・马哈穆德・古恩莱为副主席。尤素福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双方发生武装冲突。2002年8月,尤将贾及其支持者逐出邦特兰并宣布组成新一届"内阁"。

  (3)拉汉文抵抗军(Rahawayn Resistance Army):1995年4月成立。由拉汉文族人组成,主席兼总司令穆罕默德・努尔・夏尔古杜德(Mohamed Nur Shatihudud)。1999年12月9日,在巴伊-巴科尔地区建立自治政权。2000年,拉汉文抵抗军代表参加了阿尔塔和会,抵抗军秘书长德罗当选索过渡议会议长,而主席夏尔古杜德因未得到实惠,撤消了对和会及新政权的支持。2002年3月31日,拉汉文抵抗军(RRA)在拜多阿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索马里西南国",并选举夏尔古杜德为主席。不久,副主席加比尤和伊斯梅尔即与夏尔古杜德发生内讧,并将夏及其支持者逐出了拜多阿。

  (4)索马里民族联盟(Somali National Alliance):简称民盟,1992年成立,成员主要为哈维耶族。1995年6月分裂为以奥斯曼・哈桑・阿里・阿托(Osman Hassan Ali Ato)为首的民盟/阿托派和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为首的民盟/艾迪德派。1996年8月艾迪德去世后,其子侯赛因・穆罕默德・艾迪德继位。1999年,艾派因支持埃塞俄比亚反政府武装奥罗莫解放阵线与埃塞发生冲突,遭到重创。2001年,艾派与其他4个反对TNG的派别组成"索马里和解与恢复委员会"(SRRC)。

  (5)索马里爱国运动(Somali Patriotic Movement):简称爱运,1989年成立,成员主要为达罗德族下属欧加登次部族,是推翻西亚德政权的主要力量之一。控制南方的基斯马尤港及其附近地区。后因内讧分裂为两派。一派以艾哈迈德・奥马尔・杰斯(Ahmed Omar Jess)为首,成为民盟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派以阿登・阿卜杜拉希・努尔(Aden Abdillahi Nur)为主席,由前总统西亚德的女婿摩根任副主席和军事首领(掌实权)。1999年6月,杰斯派与艾迪德派联手,从摩根手中夺取基斯马尤。摩根派主力被消灭。

  (6)索马里救国联盟(Somali Salvation Alliance):简称救盟。1993年成立,初期由索马里联合大会的阿里・迈赫迪・穆罕默德派与11个派别组成,成员主要为哈维耶族,迈赫迪任主席。控制摩加迪沙北部及其附近地区。1998年3月同艾迪德派结盟,共同在摩加迪沙组建贝纳迪尔行政机构,但经营不利。1999年5月,穆萨・苏迪(Musa Sude)夺权,控制救盟,迈赫迪退居国外。救盟转而与艾迪德派为敌。

  【重要人物】 阿布迪卡西姆・萨拉特・哈桑:索马里过渡政府总统。1941年生,哈维耶族下属的哈布尔-迪吉尔次部族人。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生物系。1973年起历任索工业部长、新闻和国民指导部长、体育部长、公共工程部长、文化和高教部长、总统府经济事务国务部长。1990年9月出任西亚德政府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内战爆发后流亡国外。2000年8月26日当选索过渡政府总统,8月27日宣誓就职。对华友好,曾于1978年2月访华。

  侯赛因・穆罕默德・艾迪德:民盟/艾派主席,曾自封索"临时政府总统"。1962年8月16日生,哈维耶族下属哈布尔盖迪尔次部族人,法拉赫・艾迪德的第三子。1976年定居美国。1987年获土木工程学位,同年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成为后备役人员,中士军衔。1992年12月美军对索实施"恢复希望行动"时随军赴索,任翻译兼美与其父的联络官。1995年6月老艾迪德自封总统并自立政府后返索。1996年8月接替其父,任"总统"。2001年"索马里和解与恢复委员会"(SRRC)成立后,艾成为SRRC五位共同主席之一。已婚,对华友好。

  达希尔・里亚尔・卡辛:索马里兰"代总统"。北方少数民族加达布里斯族人,西亚德政府时曾长期担任秘密警察,1997年被任命为索马里兰"副总统",2002年5月1日就任"代总统"。

  【经  济】 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70年代初,由于国有化政策过激,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经济严重困难。80年代,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下,调整经济政策,强调优先发展农业,逐步实行经济自由化,放宽贸易限制,鼓励外资和私人投资,取消农产品价格控制,实行先令贬值、美元拍卖,紧缩财政开支等措施,经济一度好转。1991年后,由于连年内乱,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全面崩溃。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5.6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1年):15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0年):-1.6%

  贸币名称:索马里先令(Somali shilling)

  索马里兰先令(Somaliland shilling)

  (在索马里兰地区流通)

  汇率:1美元=21000索马里先令(2002年5月)

  1美元=6800索马里兰先令(2002年5月)

  通货膨胀率(2002年):20%

  (资料来源:2002年度经济季评等)

  【资  源】 主要有铁、锡、锰、钨、镍、铬、镁、锌、铝、铀、石英石、绿柱石和石膏等。此外,还有石油和天然气。除绿柱石和石膏外,大部矿藏均未开发。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13%。

  【工  业】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1990年)。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皮革、制糖、制药、烟草、食品加工、炼油、电力和建筑材料工业等。1991年内乱以来,工业生产停顿。

  【农  业】 全国有可耕地8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已耕地仅有100余万公顷。1990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0%。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作物有高粱、玉米、大米、豆类、芝麻、棉花、甘蔗和香蕉等。乳香年产600吨,没药年产200吨,各占世界产量的一半。1995年粮食产量42万吨(世界粮农组织估计)。近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单位:千吨)

          1999   2000   2001

    玉 米   143    210   210

    高 粱   62     100   100

    大 米   2      2    2

    豆 类   14     15    15

    芝 麻   22     23    23

    甘 蔗   210    220    220

    香 蕉   50     55    55

    (资料来源:2002年度索马里经济季评)

  【畜 牧 业】 主要经济支柱,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主要养殖牛、羊、骆驼(系世界饲养骆驼最多的国家,1998年估计约有570万头)等,2000年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5%。近年经柏培拉港出口活畜数量(头):

            1999年9-12月 2000年9-12月 2001年9-12月

    绵羊与山羊   9556,772    69,508    8,485

    牛        34,491    2,986     9,226

    骆驼       17,212    2,005

  【渔  业】 拥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据估计,年捕捞量可达18万吨,但因受捕捞方式落后,市场销量不大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年捕捞量仅有2万吨左右。由于索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外国渔船在索领海偷捕现象严重。索部分派别也向外国渔业公司出售捕鱼许可证。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落后,境内以公路为主,无铁路。

  公路:主要公路全长15215公里,其中柏油路2880公里,除索马里兰境内的部分公路外,大都年久失修。内陆交通运输主要靠汽车和骆驼。

  水运:海上运输占重要地位,主要港口有南方的摩加迪沙和基斯马尤,北方的柏培拉和博萨索。由于南方时有战斗,北方两港目前承担主要海运任务。1997年,欧盟出资对柏培拉和博萨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造。1999年5月,欧盟计划出资150万美元建设柏培拉港。

  空运:有大小机场61个,绝大部分条件简陋,跑道未经铺垫。摩加迪沙和柏培拉有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2001年重建"国家"航空公司--索马里航空公司,但索马里兰和邦特兰均不允许其飞机在两地起降。2001年3月,埃塞航空公司开通了从亚的斯亚贝巴飞往索马里兰"首都"哈尔格萨的航班,每两周一班。此外,联合国运送援助物资的飞机也经常在索起降。

  通讯:1999年,索有因特网用户200户,每千人中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为1.5部。

  【财政金融】 仅索马里兰有较为健全的行政机构,可开展正常的经济运作。2000年,索马里兰预算收入为750亿索马里兰先令,约合2600万美元。政府收入的85%来自柏培港关税。

  2000年,索马里债务总额为25.6亿美元。

  近年来,因战乱而停业的银行开始恢复。目前索较大的银行有:索马里兰中央银行、邦特兰中央银行(1999年8月成立)、索马里巴拉卡特银行(位于摩加迪沙,1996年开业。2001年"9.11事件"后,其在美国及欧洲的分支机构被关闭)和索马里-马来西亚商业银行(摩加迪沙,1997年4月开业)。

  【对外贸易】 外贸在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连年逆差。传统出口商品为活畜(20世纪90年代年均出口约300-350万头)、香蕉、乳香、没药和皮革。主要进口原油、机械及零配件、食品、车辆、建材、医药和纺织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吉布提、肯尼亚等国。其中沙特为索最大的出口市场,2002年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沙特、阿联酋(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4%),也门(16%),阿曼(8%),吉布提和肯尼亚是索进口货物的主要来源国。近年主要贸易伙伴及贸易情况(百万美元):

            1998  1999  2000

    出口目的地 

    沙特       28   33   41

    阿联酋      34   33   41

    也门       32   34   19

    阿曼       8    7   9

    巴林       2    2   2

    印度       1    2   2

    进口来源

    吉布提      72   76   87

    肯尼亚      33   35   40

    印度       25   27   31

    泰国       7    13   23

    巴西       26   39   20

    英国       3    5   19

    (资料来源:2002年索马里经济季评)

  【外国援助】 外援主要来自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大约有150家机构向索提供人道主义援助。2000年,挪威是索最大的双边援助国;索过渡临时政府成立后,得到也门、利比亚、卡塔尔、阿联酋等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少量援助。

  【人民生活】 由于内战不断,索治安情况恶化,物价飞涨,生活必需品短缺,居民生活没有保障。医疗保健水平在非洲国家中最为糟糕。2000年,首都摩加迪沙仅有一所公立医院和62家私人诊所,缺医少药情况严重,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享有医疗服务,75%以上的人口没有安全的饮水。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估计,2002年,索人均寿命为47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达25.8%,婴儿死亡率约高达25%。

  (资料来源:2002年度索马里经济季评)

  【难  民】 2001年,随着索马里局势的相对缓和,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滞留在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等周边国家的部分难民先后自愿返回家园。截止2001年6月,已有约19万人从埃塞难民营中自愿遣返回国。据美国难民委员会报告,截至2001年9月,索在国外的难民总数约30万,分别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

  【军  事】 1990年,索总兵力约为64500人。1991年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但派别和部族均有自己的武装力量。2003年,索马里兰总兵力约7000人,民阵500-2000人,爱运1000-2000人,救阵2000人,拉汗文4000-5000人。

  (资料来源:2004年度索马里经济季评)

  【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落后。70年代初,西亚德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扫盲运动,使识字率从独立前的2%提高到60%。1991年内战以来,学校几乎全部关闭,文盲率剧增,达76%。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许多地区开始重建小学。1998年9月,阿瓦多地区的阿茂德大学建成,成为索1991年以来开学的首家大学。索马里兰"首都"哈尔格萨也拥有一所大学。

  【新闻出版】 目前,索新闻媒体以地方性为主。主要报刊有:《民族报》,1991年创刊,摩加迪沙日报,索马里文,系索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总部在伦敦;《知情者》、《当代报》,摩加迪沙日报,索文;《共和国人》,索马里兰日报,索文和英文;《小骆驼》,索马里兰日报,索文;《探索》、《快乐》、《东部之光》,邦特兰日报,索文。

  主要广播电台:"摩加迪沙广播电台",2001年8月成立,为TNG官方电台;"非洲之角电台",独立的调频台,兼转播英国广播公司索马里语节目;"哈尔格萨电台",索马里兰政府电台;"加尔卡尤电台",邦特兰政府电台;"人民之声",总部在摩加迪沙,亲艾迪德电台;"索马里和平之声",亲阿托电台;"贝纳迪尔电台",亲过渡政府电台。

  较大的电视台有:"索马里电视网",由索海内外商人共同兴办,2000年3月开播,有22个频道;"非洲之角电视台",1999年建立,系索内战以来由索马里人创办的第一家私人电视台,播放两套索马里语节目,转播美国有线新闻网以及体育节目。

  【对外关系】 奉行各国平等,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加强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同我国的关系】 中、索于1960年12月14日建交。两国签有文化合作协定、贸易和支付协定、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969年10月西亚德执政后,中索关系发展良好。1970年和1971年,索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两次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中国重返联合国作出积极贡献。舍马克总理(1963年)、欧斯曼总统(1965年)、西亚德总统(1972年和1978年)、伊斯梅尔副总统(1977年)、第一副总统兼国防部长萨马特尔(1979年)和第二副总统库勒米(1982年)先后访华;周恩来总理(1964年)、陈毅副总理(1964年)、陈慕华副总理(1978年)和李先念主席(1986年)均曾访索。

  1990年底,索马里内战爆发,中国驻索使馆、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91年1月被迫撤离,迄未返回。

  2002年中国政府继续深切关注索局势发展,支持国际社会、地区组织和有关邻国调解索问题的努力,同索各派别保持友好关系,并向索人民提供了一些人道主义援助。近年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安理会积极参与讨论索问题,推动索和平进程,并于2003年起开始担任联合国安理会索问题协调员。我驻索邻国使馆和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与索各派保持友好接触,应约会见各派领导人,并转回他们致我领导人的有关文电。自1992年起,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每年均向索马里灾民捐赠一定数额的药品和一般物资。中国政府认为,解决索马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全体索马里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基础广泛的民族和解;国际社会推动索问题解决的努力应协调一致。中国真诚希望索各派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化剑为犁,早日重建家园。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1年中索贸易总额为163万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为111.5万美元,进口额为51.5万美元。

  2001年,索马里在华有2名留学生。

  索马里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哈桑・赛义德(Mohamed Hassan Said)。馆址:北京市三里屯路2号。电话:65321752。

  【同美国的关系】 冷战时期,美曾是索的重要援助国,对索经援、军援总额达7亿美元。以后,美援逐年减少,1990年仅为574万美元。1991年索国内出现内战和严重灾荒,美政府向索空运大量食品和药品。1993年,美援索总额约1.7亿美元,其中食品援助为900万美元,占美对外食品援助总额的65%。美国对索马里问题态度前后不一,先是主张联合国使用武力干预,并于1992年底率多国部队出兵索马里,介入索内部冲突,遭艾迪德派坚决抵抗,美军有所伤亡。

  1994年3月25日,美国最后一批驻索维和部队撤离摩加迪沙回国。1995年3月2日,美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国会承认,美在索的维和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不成功的”。迫于国内外压力,美调整对索政策,强调政治解决索问题,并着手改善与艾迪德派的关系。近年来,美对索和平进程介入较少,但鼓励并支持索马里兰和邦特兰的重建努力,向两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发展资金。2000年,美三次派团赴索马里兰考察,肯定其在和解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主张索马里兰在索南部实现和解前保持相对独立,条件成熟时再与南部结成联邦。9月,索马里兰外长访美。

  2001年"9.11事件"后,美将索马里伊斯兰团结党列为恐怖主义组织,并将索列为恐怖分子的巢穴国家。为防止"基地组织"残余入索藏匿,美一方面冻结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伊斯兰团结党"和阿尔-巴拉卡特银行在美资产,对索进行军事和经济封锁,一方面加大对索问题的卷入力度,派军事小组和美驻肯使馆主管索马里事务的官员访问拜多阿和摩加迪沙,会见索地方政府领导人和TNG官员,了解索境内恐怖主义组织情况,要求TNG与恐怖主义组织划清界线,同时积极支持联合国和伊加特调解索和平进程的努力,希望通过在索促和结束索无政府状态。

  2002年,美出于其全球反恐战略需要,积极支持联合国和伊加特调解索和平进程的努力,希望通过在索促和结束索无政府状态,消除恐怖组织在索滋生蔓延的土壤,并为索新一轮和会的召开提供了部分财政援助。8月,美在确信阿尔-巴拉卡特银行与恐怖组织无关后解除了对该银行资产的冻结。

  【同意大利的关系】 索、意有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意是索重要援助国和贸易伙伴之一。1989年意向索提供1.78亿美元援助。索内战爆发后,意积极进行调解并向索提供3500万美元人道援助。1992年,意派兵3000余人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自美与艾迪德冲突加剧后,意对美用武力降服艾迪德派不满,转而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索问题,主张西方国家尽早撤军。1997年起,意积极参与索问题调解工作,多次派特使在各派间斡旋。意是吉布提提出的索和平倡议最初版本的撰稿人,曾积极支持并推动索和会召开。2000年,意提出愿以向索和会及索过渡期运作提供30万美元为条件,换取对索事务的决策权,遭拒后转而对索和会持消极态度。意同索马里兰当局关系密切,向索马里兰提供了大量援助。2001年,意积极支持伊加特主导的索和平进程,于2月9日派特使赴埃塞俄比亚会见邦特兰主席尤素福,调解其与TNG的关系。意同索马里兰当局关系密切,向其提供了大量援助。2002年,意积极支持伊加特主导的索和平进程,为索新一轮和会的召开提供了财政支持。意与索马里兰关系密切,向其提供了大量援助。

  【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 埃塞系索最大邻国。西亚德执政时期,索、埃塞因领土争端问题关系不睦。1977年索发动欧加登战争,同年9月埃塞与索断交。1978年索战败,被迫从欧加登撤军。此后,索、埃塞边界冲突不断,关系紧张。1988年索、埃塞签订关系正常化协议,并恢复互派大使。索内战爆发后,埃塞对索局势极为关注,并积极参与调解。1993年,梅莱斯总统受非洲统一组织和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委托出面斡旋,促使索各派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协议”。 1996年11月上旬至1997年1月初,在埃塞主持下,索26个派别领导人在埃塞的索德雷召开会议,建立全国拯救委员会,启动“索德雷和平进程”。埃塞对“大索马里主义”保持高度警惕,主张索应在各派建立地方政权、实现地方和平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和解,并对亲埃塞的索派别提供支持与援助。埃塞亦对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埃塞的渗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多次派兵入索西南部盖多州追剿索“伊斯兰团结党”武装分子。1999年,埃塞帮助拉汉文抵抗军夺下索中部重镇拜多阿,间接控制了与埃塞交界的索四州。据索报称,2000年10月,埃塞在盖多州等地驻军达2500人。埃塞对阿尔塔和会及其产生的索新政权持消极立场,未承认新政权。2000年11月,索新总统阿布迪卡西姆访问埃塞,未受到元首级礼遇。埃塞重视发展与索马里兰和邦特兰的关系,向两兰提供大量援助,并积极发展同两兰的经贸关系。2000年11月,索马里兰总统埃加勒访问埃塞。2001年,埃继续支持反TNG派别,于3月促成各派在埃联合成立SRRC,并多次出兵介入索个别地方政权的地盘争夺战。

  2002年,埃作为伊加特授权联合调解索问题的成员国之一,积极推动索和平进程,继续与索马里兰、邦特兰等派别保持友好接触,积极敦促SRRC等受其影响的派别出席新一轮索和会,总理梅莱斯出席10月15日召开的索新一轮和会开幕式,并对与会各方签署停火等协议表示欢迎。3月,索马里兰"总统"埃加尔访问埃塞,双方探讨了埃利用柏培拉港等事宜。6月,索马里兰"代总统"达希尔访埃,吉尔马总统、梅莱斯总理、塞尤姆外长分别会见,双方就加强在贸易、港口利用、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进行磋商。

  【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索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与阿拉伯国家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和贸易关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是索的重要援助国和贸易伙伴。埃及、也门等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积极调解,推动索各派实现和解。1997年底,在埃及的积极推动下,以艾迪德派和迈赫迪派为首的部分派别签署《索马里问题开罗宣言》,共同倡导通过召开全国和会实现全国和解,启动“开罗和平进程”。2000年以来,利比亚、也门等国多次调解索问题,欲弥合索派别分歧。阿尔塔和会选举产生索新政权后,阿拉伯国家积极支持,接纳新政权出席阿盟首脑会议,并向新政权提供一定数额的援助。索新总统阿布迪卡西姆及其政府高官频繁出访阿拉伯国家,寻求支持与援助。2001年2月,也门政府向伊加特部长理事会提交其索和解计划。TNG外长布巴访问沙特寻求支持与援助。3月,阿布迪卡西姆总统出席在约旦举行的阿盟首脑会议,呼吁阿拉伯国家劝说埃塞停止对索干涉。4月,伊加特轮值主席、苏丹总统巴希尔任命特使,协助伊加特索问题委员会寻求解决索问题的办法。7月,阿布迪卡西姆总统访问阿联酋,寻求支持与援助。2002年,TNG继续寻求阿拉伯国家的支持。8月,TNG总理哈桑访问沙特,希沙特在索和平进程中发挥作用。9月,TNG外长尤素福出席在纽约举行的阿盟外长会议。10月,阿盟派代表出席了索新一轮和会开幕式,苏丹总统巴希尔作为伊加特轮值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同吉布提的关系】 吉布提同索马里有很深的传统关系,独立前曾被称为“法属索马里”,与索马里人同种同源。吉对索局势十分关切,希望索政局早日恢复稳定。1992年,吉总统古莱德出面调解并促成索民族和解会议。1993年吉与埃塞俄比亚等邻国一道积极斡旋,努力寻求索问题的政治解决。1999年9月,吉总统盖莱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通过“文化途径”解决索问题的倡议,得到索各界及国际社会广泛欢迎。2000年5-8月,吉主持召开了由索民间各界、部族长老、海外索侨等参加的索全国和会,选举产生索内战十年来首位总统,并建立了新政权。2001年,吉继续关注索和平进程,支持TNG巩固政权、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的努力,积极参加伊加特主导的索问题调解活动。10月1日,吉向TNG派驻大使,成为第一个向索派遣大使的国家。2002年,吉作为伊加特授权联合调解索冲突的国家之一,参与了调解索问题的活动,派外长出席了在肯尼亚召开的索新一轮和会开幕式;6月,索马里兰"代总统"达希尔访问吉布提,双方一度紧张的关系得到改善。

  【同肯尼亚的关系】 肯尼亚对索内乱深为不安,担心大批难民涌入会加重其经济负担,并影响社会稳定;呼吁索各派以大局为重,实现民族和解,恢复索和平与统一;要求联合国在肯、索边境驻军,制止武器流入肯境内。1994年莫伊总统出面斡旋索两大派未果。1995年4月4日,肯政府宣布,由于索没有合法政府,肯索不存在外交关系。1999年8月22日,莫伊总统宣布全面关闭肯索边界; 25日,又宣布禁止肯索间一切航班往来,从事人道活动所需的航班需经肯政府审批。至此,肯停止了与索的陆、海、空全面往来。2000年4月11日,肯重开两国边界。肯与索各派保持友好关系,各派在肯均有办事或联络机构。肯对阿尔塔和会并不热心,亦未正式承认索新政权,认为新政权无实际的控制能力,无法在索和平进程中起主导作用。2000年11月,索新政权总理加莱尔访肯。2001年5月,TNG总统阿布迪卡西姆访问肯尼亚,会见莫伊总统,寻求肯支持。11月和12月,肯两次主持召开TNG与反对派SRRC的和解对话会,因SRRC抵制未取得成果。2002年,作为伊加特授权联合调解索问题的主席国,肯积极协调各方立场,促成索新一轮和会于10月15日在肯成功召开,莫伊总统主持开幕式。2003年肯尼亚新政府成立后,继续奉行前政府积极调解索冲突的立场,齐贝吉总统于1月19日任命前外交部常秘基波拉贾特为新的总统特使,担任索马里问题伊加特技术委员会调解人。

新闻表情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